项目宗旨:公平、公正、公开、评审、资助、辅助、真实
中青年医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Research Ability Enhancement Program for Young & Middle-aged Doctors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社会力量支持医疗研究者发起的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时间:2025-11-04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利泽慈善基金会、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昱正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医知信医药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卫联健康公益基金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上海邓白氏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社会力量支持医疗研究者发起的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指南》团体标准(T/CI 1232-2025),在专家修改审定后,于2025年10月31日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即日起实施。


标准发布:填补管理空白,引领规范发展

研究者发起的科学研究在推动医学进步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力量对这类研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以及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社会力量支持医疗研究者发起的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指南》团体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历经立项、编制、征求意见、评审、审查等严谨的制定流程,最终完成并获批发布。


核心价值:构建信任桥梁,释放科研潜能

本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l为支持方提供“操作手册”:清晰界定了社会力量在支持医疗研究者发起的研究时的各方职责、流程与管理要求,帮助其规避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价值。

l  为研究者明确“行动准则”:规范了从项目申请、立项、执行到结题的全过程管理,助力研究者更规范、高效地开展科研活动。

l  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建立了统一的行业共识和信任基础,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医学研究,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汇聚社会力量,共筑健康中国

《社会力量支持医疗研究者发起的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指南》(T/CI 1232-2025)是汇聚行业智慧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它的推广与应用,将有效打通社会力量支持医学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为激发科研活力、产出更多惠及于民的科研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未来,期待在标准的指引下,广大社会力量与医学研究者能够更紧密、更规范地协同合作,共同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团标发布公告-红头.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