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利泽慈善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5-09-08
课题基本信息 | 课题名称 | AI赋能多组学研究解析胃癌免疫治疗耐药关键问题 | |
研究期限 | 1年,不晚于2025.12——2026.12 | ||
项目经费 | 38 (万元) | ||
中文关键词 | 胃癌 免疫治疗 影像组学 病理组学 | ||
中文摘要 | 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尽管免疫治疗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在PD-L1低表达(CPS<5) 人群中获益有限。然而,约50%以上晚期胃癌为PD-L1 CPS<5,药物治疗需求较大;在此类患者中是否需要应用PD-1抑制剂尚不明确。SPOTLIGHT和GLOW III期临床研究提示靶向CLDN18.2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显示出PFS和OS双获益,但其中约80%左右的患者为PD-L1 CPS<5。因此,探讨PD-L1 CPS<5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肿瘤微环境的时空异质性及各种细胞类型及因子错综交互,也是限PD-L1 CPS在MSS型胃癌免疫疗效预测价值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PD-L1低表达人群中识别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实现精准免疫最大获益,优化治疗策略尤为关键。基于此,本课题拟运用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多模态队列(临床信息、病理、影像、基因组),继续结合bulk转录组、单细胞测序、空间蛋白组等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深入挖掘PD-L1 CPS<5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模型,并在体内外水平中进行关键分子机制验证,实现免疫治疗获益最大化。 | ||
申请人信息 | 申请人/单位 | 王静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要研究领域 | 消化道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 | ||
项目组成员 | 姓名 | 职称 | 项目分工 |
王静远 | 副研究员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构建模型 | |
况鹏 | 副主任医师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 | |
林彧夫 | 主治医师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 | |
陈祖华 | 主治医师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 | |
刘镇涛 | 主治医师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 | |
王琪玮 | 副主任医师 | 收集病例,数据分析 | |
刘雨潼 | 无 | 细胞实验验证 |
寻求项目合作, 了解课题详情, 请联系项目组:张老师13811342870,黄经理15801485582(同微信),项目组邮箱箱:aiylky2025@163.com